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近期采访中提出,低空飞行器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载体,推动交通体系从二维向三维升级。
技术积累:飞行汽车进入商业化前夜
小鹏汇天自2013年布局飞行汽车领域,已形成“分体式+一体式”双路线产品矩阵。其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计划于2026年量产,售价约207万,支持陆地行驶与空中飞行模式切换,续航达300公里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小鹏正在研发高速长航程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,目标解决城市通勤痛点,预计2030年实现载人试运营。
民航局数据显示,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规模将达1.5万亿,2035年增至3.5万亿。车企加速入局:广汽集团推出168万的GOVY AirCab,聚焦文旅观光场景;长安汽车计划2028年试飞eVTOL;吉利旗下沃飞长空AE200产品已完成适航审查。何小鹏预测,2030年低空飞行器销量将占汽车市场的3%-5%,形成万亿级新蓝海。
尽管前景广阔,低空经济仍面临适航认证、空域管理、基础设施短缺等难题。例如,小鹏汇天需通过2000小时以上试飞数据获取适航证,而城市内垂直起降场地的建设成本高达每座数亿。不过,随着5G-A通感一体网络与AI交通管理系统的成熟,低空出行效率有望提升3-5倍,成为缓解地面拥堵的关键方案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