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近期访谈中,何小鹏提出尖锐观点:未来五年将是国内汽车产业整合的关键期,当前70余个子品牌中,仅少数具备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的企业能存活。
市场现状:渗透率跃升与价格并存
2025年上半年,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50万辆,渗透率突破50%,但行业平均利润率降至3%,较2020年下降12个百分点。何小鹏指出,造车新势力通过自研电池、电驱、智能驾驶系统,成本较传统车企低15%-20%,而合资品牌因转型迟缓,市场份额持续萎缩。
技术竞赛:AI与机器人成胜负手
何小鹏强调,高算力芯片与大模型将决定企业竞争力。小鹏G7 Ultra版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,算力达1000TOPS,支持城市NGP导航辅助驾驶,而多数车企仍依赖英伟达Orin-X芯片。此外,小鹏计划2028年量产人形机器人,应用于工厂与家庭服务场景,构建“汽车+机器人+飞行汽车”的生态闭环。
行业趋势:从增量竞争到存量博弈
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,2025-2030年,国内汽车年销量将稳定在3000万辆左右,但品牌数量将从140个缩减至50个以内。具备全球化布局、核心技术自主化与用户运营能力的企业,如比亚迪、小鹏、理想等,有望占据60%以上市场份额。何小鹏预言:“未来五年,活下来的企业将主导下一个十年的产业规则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