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国内即时零售领域迎来新一轮“补贴”。美团与淘宝闪购以“疯狂星期六”为节点,通过高额补贴争夺用户,单日补贴总额突破16亿,引发行业震动。这场由价格驱动的竞争背后,折射出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博弈与未来走向。
补贴规模:淘宝闪购单日12亿,美团“精细化”应对
据知情人士透露,7月12日(周六)当天,美团补贴额达3亿至4亿,淘宝闪购则以超12亿的补贴额刷新行业纪录。淘宝闪购的补贴策略以“大额满减”为核心,推出“满18.8减18.8”“满28减18.8”等优惠券,用户实际支付金额可低至1。相比之下,美团则采用“免单券+自提优惠”组合拳:单日发放约2000万张免单券,其中半数用户需加购商品满足起送要求,另一半自提订单通过与商家协商降低结算价,间接摊薄成本。
竞争背景:京东退守,淘宝闪购“攻城略地”
本轮补贴始于2025年4月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,其日订单量曾突破2500万单。然而,随着7月淘宝闪购与美团加码,京东选择“收缩”,明确表示拒绝参与“恶性补贴”。数据显示,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已突破6000万单,直逼美团的1.5亿单;而京东订单量回落至千万级。
行业影响:运力与成本双重考验
补贴对平台运营能力提出严苛挑战。美团凭借长期积累的骑手网络,在订单高峰期仍能维持34分钟平均配送时效;而淘宝闪购因骑手规模不足,在部分城市出现超时配送现象。为弥补短板,淘宝闪购正以更高补贴招募骑手,但业内人士指出,即时零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“商家密度+骑手规模+算法效率”的三角平衡,单纯补贴难以持续。
专家观点:补贴退潮后,行业将回归本质
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分析,外卖行业的竞争本质是“多、快、省”:商家丰富度、配送时效与运营成本。他警告称,若平台仅依赖补贴构建竞争力,一旦补贴退潮,用户留存与商家利润将面临双重风险。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亦表示,当前竞争属于“被动防守”,希望行业回归理性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